- 性空緣起──日常法師開示(摘自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淺釋)
性空、緣起就像兩枝筷子一樣,要想拿這筷子夾東西,少掉一枝還不行! -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- 维基百科
2010/06/26
2010/06/19
思惟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
【◎ 第三思惟死時除法而外,餘皆無益……】
死的時候,除了善業跟惡業以外,其它沒有一樣東西跟你去的,不管是人或錢物,乃至自己的身體也好,都不可能跟你去,所以我們現在 只有一件事情該做--修妙善之行。
【以是此心縱覺難生,然是道基,故應勵力。博朵瓦云:「除我光榮者,即是修習無常,由已了知,定當除去親屬資具等現世一切光 榮,獨自無伴而往他世,除法而外皆無所為,不住現法始得生起,乃至心中未能生此,是乃遮阻一切法道。」】
死的時候,除了善業跟惡業以外,其它沒有一樣東西跟你去的,不管是人或錢物,乃至自己的身體也好,都不可能跟你去,所以我們現在 只有一件事情該做--修妙善之行。
【以是此心縱覺難生,然是道基,故應勵力。博朵瓦云:「除我光榮者,即是修習無常,由已了知,定當除去親屬資具等現世一切光 榮,獨自無伴而往他世,除法而外皆無所為,不住現法始得生起,乃至心中未能生此,是乃遮阻一切法道。」】
的確,這個念死之心是不容易生起,但這個是修道的基礎,所以共下士引導我們的第一步,就是念死。共下士道的特點,一直要告訴我們,我們的努力是為了 下一世,絕對不為這一世忙,這個部分跟下士一樣,所以我們叫它共道,而我們的目標是要走上士的。博朵瓦是非常重要的一位祖師,宗大師的法統傳承當中,阿底峽尊者最完整的傳給種敦巴,敦巴尊者有三位最主要的心子,博朵瓦就是其中之一。他說:我們總對世間的光榮放不下,因此一直浪費生命,現在要想放下,最好的就是修學無常,因為我們已經了解了,眼前所有的親屬資具,有一天一定要捨掉的,不管你有多少的光榮,到死的時候,還是一個人到下一世去。除了修法以外,再沒有任何方法能夠真的幫忙我們,了解了這個,你不願意忙現世的這個心就生起來了,這是真正重要的。如果這種心沒有生起,要想修法是修不上去的,其它的道 理,不管你講得多深多好,沒有用!因此正式引導我們的第一步就是念死。
念死分成三個根本,九個因相,三個決定,這個理論容易懂,真正對我們重要的是,了解了這個理論之後去修持,最重要的要去思惟,只有思惟才能形成業的力量,這個力量才會改變我們一向的習慣,所以修行(修改行為)是指這個而言。眼前我們在學菩提道次第的過程當中,應該屬於聞、思階段,所以並不是 聽到這裡就全部精神照著去修,但是也不是聽過了不管,《廣論》一開頭大師就教誡我們,要根據我們所了解的,隨分隨力去修。諸位不妨自己想一想,你今天聽過了這個道理,覺得很好,好像得到了一個新的知識,通常會感覺很歡喜,說不定還會告訴別人以彰顯自己;可是光 這個知識對我們正式修行是沒有用的。真的要修行,一定要將整個菩提道總別之間的架構了解清楚,依照次第步步深入。雖然理論上了解了,但很難把這個理論拿來 策勵自己步步深入,原因就是對於念死並沒有生起定解,我們現在因為還沒有把整個《廣論》的總別架構把握住,所以不需要馬上照著全部的次第推進,但是也必須 拿念死的道理隨時策勵自己,否則就沒有推動的力量,永遠只是個空話,所以念死道理學過了以後,儘可能地經常拿來思惟。這個基本的概念,大家一定要好好地把握住,然後隨分隨力去做。(摘自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淺釋── P85L2~P85L11)
- 母親的截肢苦──福 智之聲第 146-147期合刊
平日母親總是那麼的自信且有主見,凡事善於計劃,甚至對自己的後事都已做好了安排;但是如今真正面臨考驗時,以前的自信、主見都派不上用場;而心靈上又完 全沒有準備,因此陷溺在深度恐懼中。平常我們總會把無常、業果掛在嘴上,如今身臨其境,方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苦受。在這茫然無依的時候,我想到了師父的教 誡:「怕苦要求出苦,惟有依靠三寶。」思惟到廣論中所說:「死時除法而外,餘皆無益。」 - 《修信念恩日記》生命大考慶幸有您──福智之聲第184期
在被推進手術室的那一刻,先生、母親、所有的親朋好友都離我而去,唯有自己一人一步步地邁向手術房,那時真正體會到廣論上說的「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」, 真實感受到生命的無常,死亡隨時會到。在手術台等待,那一顆無助恐慌的心,唯有向師父、向觀世音菩薩皈依、祈求救度,那是我第一次真實生起了找依靠的皈依 心。 - 此身的確非我有──福智之友第90期
夜闌人靜,細細回味人生路,感慨身子雖是我的,卻沒能力掌控它,所以說,這個身子實際上也不是我所有,這就是人生的真相!而該思惟的是「我要如何過一 生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