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G99《廣論》修習

2014/08/10

觀自心捨自欲

›
【應觀自心,捨如是執。】 現在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,進一步怎麼辦哪?欸,用它, 馬上看看自 己的心 裡面—一看,很清楚,然後呢那個地方把它捨掉它。 捨掉了另 外一面,那個法就種到你心上了,那個時候我們就有希望了 , 那個才是對的。所以: 【《菩薩別解脫經》云:「應捨自欲...
2014/08/02

八分之一為下邊際

›
【此中所說圓滿伴相,八分之一為下邊際。】 上面這個引那個經上面告訴我們,這裡有幾個理由。 第一個就是說明,用個比喻,就是 修行一定要有依止 ;第二部分說 依 止的條件 是這樣;最後就說,萬一 在末法的時候 ,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?說: 至少要有八分之一 。 這個八分之一...
2014/07/23

不鬥煩惱戒不能淨

›
If you do not struggle with the afflictions, you will not achieve a pure ethical discipline. 【不鬥煩惱戒不能淨。」】 是我們要作的。所以三十五佛當中有一個叫「鬥戰勝佛」,你...
2014/07/22

清淨幢相

›
【謂圓滿菩提廣大行者,必須轉經無量生世,此復進道若無圓滿德相之身,如現在身略有少相,縱勤修行實難增進,故須身德一切圓滿。】 是的呀,我們要想修行圓滿無上菩提,這個要行廣大行,這不是短短的時候可以成功的,要經過無量世、無量生。不但如此,而且這個無量生、無量世你在地獄裡邊,...
2014/07/19

萬善根本從師出

›
【如是修行解脫之尊重,乃是究竟欲樂之根本。】 我們要曉得,我們真正要想修行,求解脫的人來說,這個老師, 這個尊重就是自己的師長,特別是我們依止的老師。 現在我們平常不大重視,我要出家了,隨便找一個師父, 然後剃一個頭,就反正他剃完了頭以後嘛,我自己受了戒, 弄個道場,然...
2014/05/17

己過如山積不見

›
【離高舉者,應時聽聞,發起恭敬,發起承事,不應忿恚,隨順正行, 不求過失 ,由此六事而聽聞之。】 去做的時候,我們往往會說:「他教我這樣做,他自己還不是有毛病!」那個千千萬萬不可以—「不求過失」,不要求他的過失。要求誰啊?要求自己的過失,你求自己的過失,你就改善了,你就改善了...
2014/04/14

如何學廣論?

›
日常師父開示 ── 好好聽廣論 《 福智之聲第164期 》 我建議你們,你們把那個 廣論錄音帶 ,自己聽,這個非聽不可,如果這個不了解的話,我們真正來的目標,以及我們如何走法,我們根本看不清楚... 更多 上師教授: 聞法動機   ── 走一條真正修行者的路   《 摘自福...
‹
›
首頁
查看網路版
技術提供:Blogger.